搜索
导航
首页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简介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科研体系
量子通信研究部
量子计算研究部
量子精密测量研究部
工程技术支撑部
科研成果
研究进展
论文专著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奖励荣誉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科研队伍
队伍简介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媒体关注
通知公告
学术报告
前沿动态
量子知识问与答
党群建设
党群动态
学习之窗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实现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
2022-02-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白春礼小组合作,在超冷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首次实现三原子分子的相干合成。在该研究中,他们在钾原子和钠钾基态分子的Feshbach共振附近利用射频场将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相干地合成了超冷三原子分子,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拟和超冷量子化学...
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费米超流中的熵波临界发散
2022-02-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了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了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了热导率与粘滞系数等重要的输运系数。该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
中国科大首次演示多模式量子中继并实现两个固态存储器的量子纠缠
2021-06-02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该成果6月2日23点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图1 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实现量...
中国科大成功研制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处理器
2021-05-08
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量子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5月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量子计算机...
新闻动态
更多
中国科大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06-20
供体−受体分子间量子相干能量转移的直接观察
06-07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粒子不可分辨性的量子相干生成和应用
05-26
中国科大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05-09
中国科大实现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
05-06
“墨子号”实验实现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
05-05
中国科大成功融合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
05-04
中国科大实现硅基量子芯片中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高效调控
05-03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简并腔中涡旋光子的拓扑量子模拟
04-20
中国科大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多频率微波无线传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04-15
中国科大实验验证多体系统中量子态可被同时导引的特性
03-25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芯片集成的冷原子磁光阱系统
03-25
中国科大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2022-06-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研究组在自旋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和验证了Floquet自旋量子放大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以往只在单个频率处量子放大的局限性,实现了多频段极弱磁场信号的量子放大,灵敏度达到了飞特斯拉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9日以“Floquet...
供体−受体分子间量子相干能量转移的直接观察
2022-06-07
分子间的能量转移过程是生命活动与光电转换中的基本过程,是分子光谱学与光化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如何理解光合作用中的高效能量转移机制,以及其中是否存在高效的波状量子相干传能过程。早在20世纪30年代,理论分析就指出,当供体−受体分子间距离非常小时,分子间的偶...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粒子不可分辨性的量子相干生成和应用
2022-05-26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物理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孙凯等人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Rosario Lo Franco教授等国际合作者通过调控光子的空间不可分辨性,实现了量子相干性的生成,并展示了其在量子计量任务中的实际应用。该成果于5月20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
通知公告
更多
合肥国家实验室管理人员招聘启事
05-05
关于发布2022年度基础加强计划技术领域基金指南的通知
05-04
关于安徽省海德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拟聘用并派来合肥国家实验室工作人选的公示
04-29
合肥国家实验室驾驶员岗位招聘启事
04-19
关于举办2022年度研究生系列科普大赛的通知
04-11
学术报告
更多
【
2022-06-20 10:00
】
间断有限元密度泛函理论
【
2022-03-10 10:00
】
Post-selection-enhanced quantum information prot...
【
2022-03-04 10:00
】
从微纳光子学到白光飞秒激光
【
2022-01-13 10:00
】
Topological Phases with Ultracold Atoms in Optic...
【
2021-12-24 11:00
】
强相互作用里德堡原子中的自感应透明效应研究
研究进展
更多
中国科大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供体−受体分子间量子相干能量转移的直接观察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粒子不可分辨性的量子相干生成和应用
中国科大实现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
“墨子号”实验实现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
中国科大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供体−受体分子间量子相干能量转移的直接观察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粒子不可分辨性的量子相干生成和应用
中国科大实现光子偏振态的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
“墨子号”实验实现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
媒体关注
更多
【安徽日报】中科大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中安在线】中国科大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中国科学报】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灵敏度达飞特斯拉水平
【光明日报】我科学家在自旋量子精密测量上获重要进展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安徽商报》1200公里!又一项新纪录
【中国青年报】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先锋“舍我其谁”
科研体系
更多
量子通信研究部
量子计算研究部
量子精密测量研究部
工程技术支撑部
快速导航
科研队伍
人才招聘
党群建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