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陈宇翱 量子世界任翱翔

来源:中国科大新闻中心|http://news.ustc.edu.cn/发布时间:2013-05-02

他年仅32岁,成为量子信息领域的顶尖学者,刷新多项世界纪录——
陈宇翱 量子世界任翱翔

  陈宇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量子信息研究专家,日前荣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
  中国科大的“牛人”很多,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80后”教授陈宇翱,便是其中之一。
  17岁,夺得国际中学生物理奥赛实验、总分两项第一,填补中国学生从未获得实验第一的空白;22岁,合作搭建世界上首个五光子纠缠实验平台,奠定中国在多光子纠缠操纵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30岁,成为中国科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32岁,获得欧洲物理学会授予的量子电子学、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最高荣誉“菲涅尔奖”。
  一路走来,陈宇翱这一科学新星分外耀眼。4月23日上午,当这位“牛人”如约出现在科大校园时,记者在他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是——谦虚,勤奋,活力。
  陈宇翱毕业于中国科大少年班。 “虽然近些年路走得比较顺,但在少年班里,我很普通,不算聪明。 ”陈宇翱谦虚地说。谈起科学研究,他认为:“做科研不能浮躁,得安心坐冷板凳,除了兴趣外,还需要有定力,能抵挡住诱惑。 ”
  4月9日,对于陈宇翱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欧洲物理学会正式致函授予他2013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他在光子、冷原子量子操纵和量子信息、量子模拟等领域的杰出贡献。 “听到消息,很意外,也很兴奋。第一时间告诉导师潘建伟院士后,他比我还高兴。 ”陈宇翱说。巧的是,这天恰好是他的32岁生日。此前,潘建伟院士曾获2005年度“菲涅尔奖”,是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师生同获“菲涅尔奖”,在世界上还属首例,成为一段佳话。
  陈宇翱四五岁时就喜欢动手“做实验”,“拆了东西后,经常安装不起来。 ”陈宇翱笑言。一次,家里收音机没电了,他拿掉电池后,直接找了两根电线,一头连着收音机正负极,一头连着插座,因短路,导致父亲所在的工厂全部停电。因为这事他没少挨骂,但父母还是很呵护他的兴趣。
  陈宇翱上小学最喜欢的课是自然,中学则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实验,别人做一遍匆匆收兵,他却要做上两三遍,细细观察、体验每一个实验步骤。他的解题思路常常别出心裁,有时提出的问题,令老师也“大伤脑筋”。 “天分加勤奋,他取得这样的成就,在意料之中。 ”陈宇翱当年的物理老师、江苏启东中学奥赛中心主任王建忠表示。
  2001年,与潘建伟老师的一次长谈,坚定了他从事量子研究的决心。 “在量子世界,总有想不到的事。它的不可知性,让人着迷。 ”陈宇翱形象地举例说,就像一枚投向空中的硬币,在经典物理世界中,它落下来后,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但在量子世界,它落下来后,可能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而会出现一种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情况。
  “读书时,最喜欢的事就是进实验室。 ”陈宇翱说,科大是个能让人静心做研究的地方,老师那种对科学严格认真的态度,对他的影响极大。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的核心资源,中国科大在多光子纠缠操纵领域的领先优势,奠定了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国际地位。 “我的梦想,就是在这个爱好的领域,继续走下去,在量子信息领域全面领先欧美国家。 ”陈宇翱表示,“如果有朝一日,既能自由地对每个原子实现单独操纵,又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操控成千上万个原子,那绝对是一种最美妙的体验。 ”
  【人物感言】
  做科研,要踏踏实实,忍得住喧哗,耐得住寂寞。(桂运安)
  2013年05月02日 安徽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