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日报】陆朝阳:量子领域升起的一轮旭日

来源:东阳日报发布时间:2013-09-09

  人物名片:陆朝阳,2000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201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8岁时成为中国科大教授,现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
  “他们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是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曾这样评价中国科大的一个科研团队。这个团队的领导者是东阳籍的潘建伟院士,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团队中还有另外一位骨干成员也来自东阳,他就是今年30岁的陆朝阳教授。
  陆朝阳是我市画水镇巉头自然村人。2004年,从中国科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至潘建伟的研究组深造。在潘建伟的指导下,陆朝阳在硕士阶段就完成了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六光子纠缠态、首次实现量子分解算法等重要实验。这些工作成果入选了2007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08年初,在潘建伟的推荐下,陆朝阳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始探索一个新的领域: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学调控。在此期间,陆朝阳和同事们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对单电子自旋的非破坏性光学探测。这个工作被哈佛大学Lukin教授等在同期《自然》杂志中称赞“代表了调控固态量子系统的一个重大进步”。
  回国后,在潘建伟团队一流的科研环境中,陆朝阳和同事们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2012年,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刷新了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同年,他们又在《近代物理评论》上发表题为“多光子纠缠和干涉”的长篇综述论文,这是中国科学家在该期刊上以中国为第一单位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综述论文。
  今年,他们在《自然·纳米技术》上报道了基于量子点体系的国际最高品质的单光子源,这是我国量子点光学量子调控领域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第一篇论文。6月,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用量子计算机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原理性演示实验,被国际媒体评价为“量子计算机的最实用算法”。
  谈到未来的目标,陆朝阳说,希望建立一个有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固态量子技术研究小组,做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领先成果,推动我国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科学进步和产业化。
  2013年9月9日 东阳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