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合肥6月3日电(记者徐海涛 王琳琳)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潘建伟说。
对这位44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来说,“量子梦”始于二十多年前。1992年,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生潘建伟在毕业论文中,不乏莽撞地向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
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微观世界的理论“充满悖论”。“比方说日常生活中有只猫,它要么处于活的状态,要么处于死的状态。但在微观量子世界里,这只猫会同时处于生和死两个状态的叠加。”潘建伟说,自己试图在论文中找个例证,来否认这个理论。
为了搞明白量子力学,1996年,潘建伟来到量子力学的诞生地奥地利,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国际量子物理学大师塞林格教授带领下的科研小组里,潘建伟逐渐崭露头角,1997年以他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实验量子隐形传态”,当选“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但成为国际一流学者并不是潘建伟梦想的全部。1999年,潘建伟获得博士学位后产生了回国的想法,他的导师感到不解,把他叫到办公室问:“潘,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和这里一样的实验室。”
2001年,潘建伟回到祖国,在中科大与同学杨涛一起组建量子信息实验室。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他在组织科研队伍、开展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与国际上的先进研究小组保持密切联系,继续在维也纳大学从事多光子纠缠方面的合作研究。
经过10年来在人才、设备、软件等方面的探索与积累,“潘建伟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科研进展:他们的成果1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7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你只有自己慢慢做到了最前沿,最尖端的人才才会过来。”在潘建伟等学者的多年努力下,中科大已成为国际量子物理研究领域的三大中心之一,并吸引了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学者加盟。
在潘建伟看来,选择回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我认为一个人对亲人、朋友的爱,对自己所在团体、所在国家的认可,是一种自然、朴素的情感。”让他深感幸福的是,量子研究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同时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开封日报2014-6-4 http://www.kf.cn/kfrb/html/2014-06/04/content_168822.htm
对这位44岁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来说,“量子梦”始于二十多年前。1992年,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本科生潘建伟在毕业论文中,不乏莽撞地向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
从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微观世界的理论“充满悖论”。“比方说日常生活中有只猫,它要么处于活的状态,要么处于死的状态。但在微观量子世界里,这只猫会同时处于生和死两个状态的叠加。”潘建伟说,自己试图在论文中找个例证,来否认这个理论。
为了搞明白量子力学,1996年,潘建伟来到量子力学的诞生地奥地利,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国际量子物理学大师塞林格教授带领下的科研小组里,潘建伟逐渐崭露头角,1997年以他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实验量子隐形传态”,当选“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但成为国际一流学者并不是潘建伟梦想的全部。1999年,潘建伟获得博士学位后产生了回国的想法,他的导师感到不解,把他叫到办公室问:“潘,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和这里一样的实验室。”
2001年,潘建伟回到祖国,在中科大与同学杨涛一起组建量子信息实验室。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他在组织科研队伍、开展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与国际上的先进研究小组保持密切联系,继续在维也纳大学从事多光子纠缠方面的合作研究。
经过10年来在人才、设备、软件等方面的探索与积累,“潘建伟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科研进展:他们的成果1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7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你只有自己慢慢做到了最前沿,最尖端的人才才会过来。”在潘建伟等学者的多年努力下,中科大已成为国际量子物理研究领域的三大中心之一,并吸引了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学者加盟。
在潘建伟看来,选择回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我认为一个人对亲人、朋友的爱,对自己所在团体、所在国家的认可,是一种自然、朴素的情感。”让他深感幸福的是,量子研究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同时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开封日报2014-6-4 http://www.kf.cn/kfrb/html/2014-06/04/content_168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