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量子摘自然科学一等奖

来源:北京晨报|发布时间:2016-01-11

  值得关注的是,自然科学一等奖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不过在过去十几年里,该奖有9次出现空缺。2015年度的这一奖项则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记录。
  
  潘建伟及其团队的获奖被科学界认为是实至名归,他们为中国打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他们团队所从事的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听上去很是高深,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也确实都算得上是年轻的前沿学科。
  
  早在2012年12月,《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时曾写道,“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根据量子物理理论,人们可以通过对光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精确操纵,以一种变革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和传输,在确保通信安全和提升计算速度等方面能够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基于这种思路,潘建伟和他的团队选择将光子作为研究和操纵对象,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率先实现了量子信息处理关键方案和几乎所有的重要量子算法,继而系统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研究方向,不但奠定了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的科学基础,也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入现实应用。

  北京晨报2016年1月9日(节选)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6-01/09/content_38369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