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关键技术要靠自己——锁定量子通信“领跑地位”

来源:新华社发布时间:2019-09-16

  2016年的8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苑震生,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教授,也是中科大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信息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成员。

  攻坚克难,中科大量子通信科研团队在国内组织相关单位联合讨论,找不同的研究机构、大学和科研人员合作,同时建立起相关的实验室,自己开发相应的器件。

/uploads/image/2019/09/16/49a9980528b3ac6fd99419a12965427b.jpg

8月23日,苑震生教授为大家介绍中科大科技创新成果。

  2017年,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中国与奥地利之间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uploads/image/2019/09/16/b3b3bf5b744c97a279a31eb9fbc9b63d.jpg

中科大量子科研实验卫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 新华社记者 董琳娜 摄

  2019年8月,中国和奥地利科学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高维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为复杂量子系统的传输以及发展高效量子网络奠定科学基础。苑震生教授表示,未来会在现在研究基础上形成一个立体化更大尺度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

/uploads/image/2019/09/16/d6089a22c65a3d87df7ac7c06efa5427.jpg

中科大科教创新成果展上量子通信展台 新华社记者 董琳娜 摄

  记者:董琳娜、曹力

  编辑:董琳娜、刘在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新华社客户端 2019-09-09

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6497512?channel=we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