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量子年开幕式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潘建伟应邀致辞

来源:UNESCO发布时间:2025-02-09

  2月4日,2025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YQ)开幕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巴黎总部举行。在开幕式正式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学者以视频的方式致辞。

  来自世界各地的800多名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官员参加为期两天开幕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安妮·卢利耶(Anne L'Huillier)和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Phillips)出席开幕式活动。

  在主旨演讲中,因在阿秒物理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安妮·卢利耶指出,“量子力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她解释道,现代量子理论是100年前由海森堡在黑尔戈兰岛上提出的。“它带来了新的科学和新技术——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威廉·菲利普斯在全体会议上展望了量子力学的前景。他强调,第一次量子革命带来了激光、半导体和晶体管,但第二次量子革命通过利用量子纠缠和叠加等效应,有望实现更多突破,尽管其潜力可能难以理解。菲利普斯解释道:这并不是说量子力学本身存在什么深层次的问题,而是我们理解它的能力存在根本性的不足。

  在视频致辞中,潘建伟表示,“量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仍需长期发展,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持续资金支持对于这一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术界有责任帮助公众形成对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理性预期,以防止泡沫的产生。”“历史告诉我们,国际学术交流一直是推动科学研究的必要动力。正如一个世纪前量子力学的建立一样,广泛而积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无疑将加速量子信息为全人类带来福祉。”

潘建伟教授作视频致辞(来源:https://webcast.unesco.org/events/2025-02-IYQS/

  联合国大会(UNGA)于2024年6月7日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以纪念现代量子理论诞生100周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开幕式旨在提高人们对量子科学与技术在应对全球关键挑战中变革潜力的集体认识。此次开幕式作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使参与者能够展示量子科学教育、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最佳实践,它将为激励跨学科和跨区域合作提供机会,并在促进包容性创新的同时解决全球南北差距问题。

新闻链接:

https://physicsworld.com/a/international-quantum-year-launches-in-style-at-unesco-headquarters-in-paris/

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opening-ceremony-international-year-quantum-science-and-technolog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