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22日,作为中国庆祝“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举办的第三届新兴量子技术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Quantum Technology,ICEQT2025)在合肥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位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会议组委会主席潘建伟院士致欢迎辞。他表示,今年适逢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根植于量子力学的百年发展,量子信息技术必将带来人类文明的又一次飞跃,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是全球学术界的共同责任,加强国际合作至关重要,新兴量子技术国际会议致力于成为量子领域全球合作的重要平台。会议组委会联合主席段路明院士主持开幕式。
潘建伟院士致欢迎辞
本次会议的主题涵盖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模拟、量子精密测量、量子物理基础以及量子与人工智能交叉等方面。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尼古拉斯·吉辛(Nicolas Gisin)、约翰·拉瑞特(John Rarity)、伊曼纽尔·布洛赫(Immanuel Bloch)、蒂尔曼·埃斯林格(Tilman Esslinger)四位“墨子量子奖”获得者带来精彩的现场获奖报告,“墨子量子奖”获得者马库斯·格雷纳(Markus Greiner)带来线上实时获奖报告;约尔格·施密德迈尔(Jörg Schmiedmayer)、罗开广(Hoi-Kwong Lo)、阿尔特·伊克特(Artur Ekert)、陈宇翱、中村泰信(Yasunobu Nakamura)、蔡兆申(Jaw-Shen Tsai)、朱晓波等七位量子领域顶尖科学家带来大会特邀报告;还有其他36位知名专家作邀请报告,同时还有100多篇论文进行墙报交流。
段路明院士主持开幕式;尼古拉斯·吉辛、约翰·拉瑞特、伊曼纽尔·布洛赫、蒂尔曼·埃斯林格现场作获奖报告;马库斯·格雷纳线上作获奖报告
会议期间,9月20日晚上8时,举行了2023年度、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常进为2023年“墨子量子奖”获得者尼古拉斯·吉辛、约翰·拉瑞特以及2025年“墨子量子奖”获得者伊曼纽尔·布洛赫、蒂尔曼·埃斯林格四位获奖人现场颁奖。
舒歌群、常进为2023年、2025年“墨子量子奖”获得者现场颁奖
此次新兴量子技术国际会议和“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国内外学者在量子信息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同时充分彰显了安徽省在量子科技创新领域的雄心,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会议正式环节前,于9月17日举办了首届国际量子青年论坛(Quantum Youth Forum),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波兰、芬兰、日本、南非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3位青年科学家参加论坛作报告,分享近期最新科研成果、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首届新兴量子技术国际会议于2019年9月在合肥成功举办,为展示我国及国际学者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ICEQT系列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下一届会议拟于2027年举办。